颠覆传统的设计透天厝里的三合院

  窗户是建筑的眼睛,内外风景各异,开窗位置和面积大小,取决于设计者想框选出什么画面,而格局的取舍是空间的留白,就象是一篇文章的段落,让视觉感官得以喘息★,充足的采光和空气,让居住者和空间能够好好呼吸。

  和室则融入低矮的露营单品★,增添休闲感。当时与屋主讨论材料与软装的过程★★,是一种双向的分享★★,感受和他们共筑新家的期待和幸福感。

  和室兼客房以低矮的观景窗取景★★,让埕的光线斜照入室,塑造静谧的休憩氛围★★,还有一座陈列上板植栽的后花园★,让阳光和绿意无所不在★。

  建筑造型从屋主喜欢的灰色和金属元素作构想,脑中有了现代主义的利落线条和个性化想象★★★,并在硬朗外型上,画一撇温柔的弧线屋顶★★,隐晦传达三合院斜屋顶的意象。

  顺着楼梯来到二楼私人空间,内庭院从平面到立面贯穿整栋房屋★,三面灵魂之窗★,以不同视角观赏大树,象是《杰克与魔豆》故事中,主角沿路攀爬所见的风景各异★★★,即使在主浴泡澡也能透过外凸角窗看见绿意★,别有一番浪漫★。

  空地挑空至三楼的屋突空间,保留一隅作为神明厅或缓冲空间,自然光从露台洒下照亮二楼。

  由内而外,安排好室内配置后,我以退为进,让建筑体退缩出一个前庭,再退了一个相对隐密的廊道,创造一种不言而喻的期待感,预告着门后的柳暗花明又一村。

  不锈钢厨具和铝制吊灯的银色科技感★,因为回收老柚木餐桌及斑驳的木纹地砖而变得温暖。

  全屋以水泥涂料晕染壁面★★★,地面主要以水磨石铺陈,局部点缀跳色窑变砖和仿旧木纹砖★★★,为灰度空间加上活泼色系★★★,并透过降板的高低落差区分空间转换,而家具灯饰以屋主喜欢的金属表情为主轴,配上温润的实木与皮革调和冷暖色调。

  理顺一家四口的日常后★★,三层透天厝足矣,我将公共空间留在一楼,二楼是卧室★★、三楼是露台及神明厅。

  随着家庭结构的改变,一代★、二代共居成为常态,现代人更重视独立性,生活模式也与以往不同,就连长辈也向往拥有自己的生活空间,晚辈只要住附近,互相有个照应即可★★,「三代同区」以适度的距离,产生更美的亲子关系,在现代居住概念下,透天厝再次解构重组★。

  位在玄关和客厅之间的隔屏★★★,是我们请金工师傅订制的复合式家具,表面采不锈钢抗指纹处理,集电视★★★、视听器材、鞋柜、钥匙收纳四合一功能,将一般人眼中的电视墙家具化。

  受台湾高雄一家屋主多年前的委托,历经时间的淬炼,我们成功灌溉一棵小树长大,也圆了一个家庭的梦★★★。万丈高楼平地起,我们和屋主站在同一块土地上,一起筑梦踏实,自地自建★★★,过程象是在乐高底板上组乐高,少了建筑外观的限制,可以由内而外,自在地发想设计,比起单纯室内设计有了更多发挥的可能性★★。

  从玄关一眼望去,局部挑高的落地窗外,座落着一颗参天巨树,那里便是「埕」,营造独特的回家仪式感。

  侧边的气密门是通往室外桃源的入口,转角顺着阶梯而下,开放式厨房面向整片固定窗★,少了多余的窗框线条,窗外风景一览无遗★,宛如欣赏一幅会随着时间流动的画作。

  时光荏苒,从室内设计到建筑,我们的悉心灌溉也结成了美丽的果实★★★。设计是先理性而后感性,梳理好生活机能与动线后,再提升至心灵层面,如何让「家」生活得自在且幸福,需要设计师与屋主一同用心感受,由衷感谢屋主对我们的深信不移★★★,相信美好的作品,都值得用心对待。

  搭配仿木纹清水模★★,在一片片纹路清晰的木板结构中灌浆,待凝固后拆模★★,粗犷木纹烙印在水泥表面,与高雅的雾银色浪板,形成一种冲突美感,阶梯铺上锈铁花板砖,不同于浪板的金属花纹表情★★。一切看似稀松平常的材料,经过重新塑造后,又是新的面貌,譬如同一种食材★★★,因为每一位厨师的烹饪手法不同,风味自然多变★★,魔鬼藏在细节里。

  从入门玄关、客厅★★★、厨房、餐厅、和室,对应传统房屋的正身与左右护龙,围绕着属于家人的「埕」,透过多种开窗形式,以及退缩格局★★,引光入室★★★,亲近自然★。

  过去,透天厝是台湾三代同堂理想的居住形式之一(小编注释:简单来说,透天厝指的是拥有独立土地所有权,并独自使用整栋建筑物的住宅★★。换句话说,住户除了拥有房屋,也拥有房屋所占用的土地 ),可以容纳更多人、更多空间★★★,楼层便不断往四、五楼叠加上去。

  从梳理生活习惯到观察周边环境,一年四季、东升西落,描绘住宅与建筑的蓝图★,颠覆传统透天厝的设计概念,也为HAO Design好室设计画下新的一页★★★。

  每间房间和浴室的开窗位置,都是看着建筑模型和当地环境反覆确认才定位,例如主卧因为面向大楼,为了隐密性只开了一扇落地窗,来取景对街的树梢小景★。

  外观材质选用仿清水模涂料,以及阳极处理的金属浪板所组成★★★,当时特别请师傅订制波形柔和★、颜色现代的小浪板,以螺丝固定于建筑立面,一波接着一波★,如何打钉打得水平整齐,收边收得细致平滑,都是在考验师傅的功力。

  工作间和晒衣区则规划在二楼卧室之间,因为体会家事的辛苦★★,于是重新梳理生活动线★,跳出以往总是安排在一楼后院或顶楼的不成文规定,妈妈不必再跑上跑下,家人回到家或洗完澡★★★,可以直接将污衣丢至洗衣间,并以红砖和玻璃砖造墙★,维持美观的同时,又能将自然光引进工作间,让家事因为有明亮的环境而不再那么沉闷。

  说起埕这颗树★★★,它有个福气的名字,名为「旺旺树」★★★,当初验收建物使用执照时,不仅外观材质★★★、门窗须安装好,树苗也要先种下★,经历几年尘土飞扬,它和我们一起见证这个家的成长★★★,长得高耸又美丽。

  楼梯间的空地是设计的留白,舍去多隔一间房★★,留给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美★★,以埕的自然之美串连主卧和两间小孩房,中间摆放一组书桌椅自成开放式书房★★★,根据家具重新定义空间用途,打造舒适的居住环境★★★,建立自在的相处关系★。

  最近还发现小鸟在树梢上筑巢,很高兴这里已适合居住,在树下,屋主带着孩子们一起种植香料植栽,试验的过程是难能可贵的经验和回忆。

  长型街屋的格局★,无可避免的是中间的暗厅、暗房,如何引光成为首要问题,屋主曾许愿想要一块园地,希望可以陪伴孩子接触土地、种植野菜、坐看四季变化,有绿地就有光★★。平面组态以此为狭长空间的中心★★★,环绕着一家人的起居空间,令我回想起三合院的「埕(台语 tiânn),汉语拼音(cheng二声)」,早期作为晒谷、宴客、亲子交流的所在,相比从前的开放★★★,这里多了份隐密性,彷彿现代人的三合院★★★。